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无论是智能终端的多模态交互、自动驾驶的实时决策,还是大模型训练的指数级迭代,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要素——算力。据预测,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
01
算力:AI时代的“新石油”
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驱动力,其重要性已堪比工业时代的石油。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5年全球算力市场中,中国将占据28%的份额,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较当前增长5倍。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AI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激增的直接体现。例如,训练一个先进AI模型需消耗3万块AI芯片及海量光模块资源,而裸金属服务器凭借其零虚拟化损耗和硬件资源独占性,成为高效算力供给的核心载体。
裸金属的独特价值:
- 性能极致化:传统虚拟化服务器因资源分时复用存在性能损耗,而裸金属直接调用物理硬件,可支持GPU/TPU集群的毫秒级响应,显著提升模型训练效率。
- 成本可控性:以DeepSeek的R1系列模型为例,其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将训练成本降至OpenAI模型的1/70,而裸金属的硬件利用率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
- 安全与兼容性:金融、医疗等行业对数据隐私要求极高,裸金属的物理隔离特性可满足合规需求,同时兼容各类异构计算架构。
02
裸金属+算力:重构AI基础设施生态
在2025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AI+万物”趋势席卷全场,而裸金属与算力的结合,正推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的全面升级。
1. 通信网络智能化
中国联通依托5G-A与云网融合技术,构建了“算力随行”的智能网络。通过裸金属服务器集群,运营商可动态调度百万级算力单元,实现AI任务的分布式处理。例如,中国电信的“天衍”超量融合云平台,借助裸金属架构将AI任务处理效率提升35%。
2. 终端设备革命
从AI手机到智能穿戴设备,终端算力需求持续攀升。中兴通讯的“星云AI OS”框架,通过裸金属服务器提供的端云协同能力,实现了全球顶尖大模型(如Google Gemini、DeepSeek-R1)在手机端的系统级集成。用户可实时调用云端裸金属算力,突破本地硬件限制,享受无缝AI服务。
3. 超大规模智算中心
上海市政府计划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规模100EFLOPS的目标,裸金属架构成为智算中心建设的首选方案。其通过模块化部署和绿色节能设计,支持智算集群的快速扩展与能效优化,为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场景提供澎湃动力。

03
行业应用: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
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需实时处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裸金属服务器的高吞吐能力可缩短分析时间至秒级,助力早期癌症筛查。
金融领域:高频交易与风控模型依赖低延迟算力,某头部券商采用裸金属集群后,交易响应速度提升40%,年均风险拦截率提高至99.7%。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通过裸金属边缘算力实现自主决策,某汽车工厂引入该方案后,生产线故障率下降60%,产能提升25%。
04
未来展望:6G与量子计算的协同进化
随着6G技术进入预研阶段,裸金属算力将支撑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中兴建设的试验网,通过AI驱动的裸金属算力调度,实测速率较5G提升50倍,为海洋监测、无人矿区等极端场景提供泛在连接。
此外,量子计算与裸金属的融合已崭露头角。2025年中国量子市场规模预计突破百亿,裸金属架构可为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提供稳定接口,加速药物研发与密码学突破。
算力与裸金属的结合,不仅是技术架构的革新,更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从政策支持(如上海千亿级算力基建)到资本热捧(人工智能ETF年内涨幅超20%),这一赛道正释放巨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