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数据中心
1.定义与功能
数据中心是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核心设施,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成了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为各类应用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数据中心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和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2.构成要素
数据中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服务器集群、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冷却系统、电源系统等。其中,服务器集群是数据中心的核心,负责处理各种计算任务;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确保数据的持久化和可访问性;网络设备则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在不同服务器和设备间的快速传输。
3.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在云计算领域,数据中心为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支持用户按需获取计算资源和服务。在大数据分析领域,数据中心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企业挖掘数据价值,优化业务流程。
二、通用算力中心
1.定义与功能
通用算力中心(尽管通用算力中心更多时候被视为数据中心的一种服务形式,但在此我们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算力形态进行探讨)主要提供基于通用处理器(如CPU)的计算服务。它支持多种应用场景,满足用户对基本运算任务的需求。
2.相互关系
通用算力中心与数据中心紧密相连,可以视为数据中心提供的一种基础算力服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通用算力中心逐渐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弹性扩展,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计算资源和服务。
3.应用场景
通用算力中心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在线购物等日常计算场景。例如,在办公自动化中,通用算力中心支持文档编辑、表格制作等任务;在财务管理中,通用算力中心进行复杂报表的生成和数据分析;在在线购物平台中,通用算力中心保障购物平台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响应。

三、智能计算中心(智算中心)
1.定义与功能
智算中心是基于人工智能理论,采用人工智能计算架构的算力基础设施。它专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支持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智算中心通过高效利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部署和优化运行。
2.技术特点
智算中心的核心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这些技术依赖大量的数据集和强大的计算资源,通过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对数据的高级分析。为了支持大规模的神经网络训练,智算中心通常采用专用的硬件如GPU、TPU等,这些硬件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加速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
3.应用场景
智算中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图像识别领域,智算中心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图像的准确分类和目标检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智算中心进行文本分类、机器翻译、情感分析等任务;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智算中心处理来自传感器的大量数据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
四、超算中心
1.定义与功能
超算中心是基于超级计算机或大规模计算集群的数据中心,具备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它广泛应用于解决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如大规模数值模拟、气象预报、航空航天设计优化等。超算中心通过采用高度优化的并行计算架构和高速互联网络,实现超大规模数据集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2.技术特点
超算系统通常由数千乃至数万个处理器组成,配备高速互联网络和大容量存储系统。在硬件方面,超算中心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开发高效的并行算法和编程模型;在系统管理方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应用场景
超算中心在科学研究、气象预报、航空航天、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学研究中,超算中心进行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和数据分析;在气象预报方面,超算中心模拟大气环流、海洋流动等复杂的气象现象;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算中心进行飞行器的设计优化和空气动力学模拟;在药物研发中,超算中心加速分子模拟和药物筛选过程。

四种形态的相互关系
基础算力是根基
基础算力(主要由数据中心和通用算力中心提供)为其他各类算力提供了基础的计算能力支持。它是整个算力体系的基础,像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等日常应用场景都依赖基础算力来实现基本的运算任务。同时,更强大的基础算力也为智算和超算提供更高效的数据预处理能力和更稳定的底层计算支持。
智算与超算相互补充
智算和超算在应用场景上各有侧重且相互配合。智算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任务,侧重于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预测;超算则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仿真等领域,需要进行复杂数值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在某些场景下,超算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为智算中的大规模模型训练提供支持;同时智算的发展也为超算在某些特定问题上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新一代算力引领未来方向
新一代算力(如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代表着计算技术的前沿方向。它们在特定问题上具有超越传统计算架构的能力,能够解决传统算力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随着新一代算力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拓展,将推动整个算力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不断拓展计算技术的边界和应用领域。
算力产业链图谱
产业链上游核心为IT软硬件设备,包括基础硬件(如CPU、GPU、存储器等)、计算设备(服务器等)和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等)及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是计算力、存储力、运载力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决定算力质量的根本环节。此外,还包括供配电(配电柜、变压器、UPS等)、散热制冷(风冷、液冷等)等配套设施。中游为算力网络及平台,包括各类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及基于基础设施开展的IDC服务、云服务、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及安全服务等,是为下游应用提供算力服务的核心环节。下游为各类应用场景,涵盖互联网、金融、政务、交通、教育、工业、医疗、能源等行业和领域。

空间布局

我国超算中心市场规模全球领先。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超算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多次获得世界超算500 强排名的前列位置。根据第 56 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TOP500 榜单数据,中国部署的超级计算机数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一,达到 226 台,占总体份额超过 45%。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14座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超算中心。分别位于天津、深圳、长沙、济南、广州、无锡、郑州、昆山、成都西安、太原、重庆和乌镇。
◆东部地区:
天津中心:部署“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和百亿亿次“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
济南中心:突破了大规模RoCE组网技术。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系统持续性能为0.796PFlops(PetaFlops,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
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峰值125.43 PFlops 。
昆山中心:配备技术先进、自主可控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Pflops(1Pflops等于每秒一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理论峰值180 PFlops。
深圳中心:配置了世界Top级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达每秒千万亿次。
广州中心:总建筑面积42332平方米,天河二号一期峰值100 PFlops。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全国唯一的航天超算中心。
◆中部地区
长沙中心:采用国防科技大学“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机,按每秒1000万亿次运算能力规划建设。太原中心:业务主机为“太行一号”。
郑州中心:配备技术先进、自主可控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Pflops(1Pflops等于每秒一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存储容量100P。
◆西部地区
西安中心:采用混合计算架构,支持EB级扩展,通过多服务商骨干网接入互联网,高效保障数据传输。
成都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算力为一期170PFlops,体规划峰值300PFlops。
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算力为一期8.7 PFlops,二期38 PFlops。
此外,近几年,国内的算力市场持续增长,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迅速,占比达到近30%,尤其这两年国内智算增速高达70%左右,已经成为算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据中国信通院公开信息,从建设状态看,截至2024年5月,我国智算主要还在建设和规划中,总算力规划272EFLOPS,但目前建成运营的只有104EFLOPS。2023年,这一整年全国有20+座智算中心建成或在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带有“智算中心”的项目已有128个。2024年,北京、四川、宁夏、河南等多地智算中心开工或投入使用。

2024年又有一批智算中心投运,这些智算中心采用专门的AI算力硬件,适合高效运行AI算法。它们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分析、模型训练推理等任务。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单集群内超过1.8万张AI加速卡,智能算力规模达6.9EFLOPS。
中贝合肥智算中心:安徽首家”低碳AI智算中心”,一期上线2200Flops@FP16算力已正式营运。
无锡·延安”智算中心:初步设计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达到600P(FP16)规模,已建成并投产运营一期200P计算能力。
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服务大模型的智算中心,搭载了华为最新款自研AI训练芯片昇腾910B,建成算力100P,计划两年内扩展到300P。
国家网安基地智算中心:总规划500PFLOPS算力,一期已建成投用125 PFLOPS算力。
中国雅云智算中心: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建设1024P的百舸算力中心。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部署约2万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超85%,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每秒670亿亿次浮点运算)。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首次采用基于国产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方案架构,可支持部署万亿参数大模型。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支持GPU、FPGA、ASIC等多元AI加速芯片,将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节能提高25%以上。
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部署近4000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33%,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P,通信运营商在北京建成的首个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中心。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青岛):首期投资超5.5亿元,智能算力规模达825PFlops。
华南数谷智算中心:总规模约3万个标准机柜(7000个算力机柜),项目预计建设16000P的异构算力池。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已建成1500PFLOPS(1PFLOPS=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服务能力。
本文来源网络,仅供交流、阅读推荐,无商业使用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转载文章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